您現在的位置:中國民工兄弟網   > 新聞中心 > 新聞要聞
高溫天氣作業常識
〖發布日期:2016/7/7 16:11:57〗 〖點擊量:

1.怎樣認定高溫天氣?

 ?。?)高溫天氣是指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向公眾發布的日最高氣溫在35℃以上的天氣。

 ?。?)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作業。

 ?。?) 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各單位安排員工室外作業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且在氣溫最高時段的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時,各單位應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員工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員工加班。

  2.什么是一般熱環境?

  一般熱環境的氣溫通常在28℃~35℃。在這種環境下,人體安靜時基本能保持熱平衡狀態。此時人體熱平衡的保持主要依靠出汗蒸發散熱,蒸發散熱量幾乎等于35℃時人體本身的產熱量。但從事中等強度的體力勞動時,可能會有一些蓄熱。

  3.什么是高熱環境?

  高熱環境是指氣溫高達40℃~45℃的環境,顯著高于人體體表溫度。在高氣溫作用下,人體皮溫雖然顯著升高(可高達37℃~38℃),但仍低于環境溫度,故人體會接受來自環境的一定程度的輻射和熱對流。此時,人體熱負荷量明顯大于蒸發散熱量,蓄熱量顯著增加。

  4.高溫、強輻射作業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在高溫、強輻射作業環境中同時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熱,即對流熱(加熱了的空氣)和輻射熱(熱源及二次熱源)。對流熱只作用于人的體表,但通過血液循環使全身加熱;輻射熱除作用于人的體表外,還作用于深部組織,因而加熱作用更快更強。

  這類作業環境的氣象特點是氣溫高、熱輻射強度大,而相對濕度較低,人在此環境下勞動時會大量出汗,如通風不良,則汗液難以蒸發,就可能因蒸發散熱困難而發生蓄熱和過熱。

  5.高溫、高濕作業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高溫、高濕作業的氣象特點是氣溫、濕度均高,而輻射強度不大。高濕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水蒸氣,如通風不良就形成高溫、高濕和低氣流的不良氣象條件,即濕熱環境。

  人在此環境下作業,即使溫度不是很高,但由于蒸發散熱極為困難,雖大量出汗也不能發揮有效散熱作用,易導致體內熱蓄積或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從而引發中暑。

  6.高溫天氣作業對體溫調節功能有什么影響?

  當氣溫達到35℃以上時,人體散熱就會發生困難。這時,體表不僅失去輻射以及以對流方式向周圍散發熱量的能力,而且周圍環境還以輻射和對流的附加熱作用于人體。

  如果在高氣溫、強輻射或高氣溫、高濕度的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則人體本身所產生的熱再加上周圍環境的附加熱,會增加體溫調節中樞的負擔,甚至破壞體溫調節能力,造成體內蓄熱,體溫不斷升高,導致過熱。

  節選自中國工人出版社《高溫天氣作業人員關愛手冊》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日本高清视频网站WWW692RRC|漂亮人妻当面被黑人|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