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的農民工許建忠怎么也沒有想到,身在南京的他,僅一個電話,兩個小時后就收到了在南通打工時拖欠的一個月的工資。6月3日14時,許建忠撥打了江蘇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專線電話12333求助。當天16時,用人單位就全額付清了拖欠他的6705元工資。而這正得益于江蘇打造的全省聯動舉報投訴平臺。
近年來,江蘇多措并舉,綜合發力,確保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有效破解了農民工“討薪難”的問題。
“窗口、電話、網絡三位一體的全省聯動舉報投訴平臺在全國屬于首創?!苯K省勞動監察總隊副總隊長張景亮介紹,農民工在全省任何地方遇到欠薪問題,只需撥打電話12333、到省內任何一個勞動保障監察接待窗口,或登錄各級人社門戶網站,均可表達維權訴求。三個渠道接收的所有舉報投訴信息,統一錄入全省聯動舉報投訴平臺,經分揀流轉至管轄機構受理查處。這意味著即使用人單位跨地區經營、即便勞動者已離開打工地,也可就近就便反映訴求、無須來回奔波,實現了“一點舉報投訴,全省聯動受理”。
此外,依托“互聯網+”,江蘇創新打造出全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服務平臺。從各級仲裁機構選聘優秀仲裁員組成調解專家團隊,農民工可自主選擇調解專家,隨時查詢調解進度,極大地方便了農民工維權?!?015年受理的舉報類工資投訴中,有40%為農民工異地投訴?!睆埦傲粮嬖V記者,去年,江蘇共調解處理簡單矛盾糾紛2.39萬件,成功率達93.2%.
為了從源頭上減少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去年,江蘇全面推行黃橙紅三色預警制度,對企業實施分類監管,動態掌握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張景亮介紹:“將有嚴重欠薪‘案底’的企業定為紅色,派專人監管,防止再次出現欠薪現象?!?/p>
而針對建筑業這一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重災區”,江蘇進一步強化工資支付保障機制。2015年起,江蘇在全省建立建筑領域實名制用工管理、農民工工資單獨列支、銀行定期代發農民工工資等制度,取得良好效果?!耙酝锨忿r民工工資案例,70%~80%發生在建筑業,現在這一比例已降至40%.”張景亮說。
與此同時,江蘇出臺了《關于建立嚴重欠薪失信行為聯動懲戒機制的意見》,對嚴重欠薪失信的企業在日常監管、行政許可、資金扶持、信貸支持、資質等級評定等方面采取聯動懲戒措施。特別是將存在拖欠工資情節嚴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行為的企業列入“黑名單”,上傳至省、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并推送至相關部門,通過信用記錄、披露、約束,加大失信企業違法成本,使失信企業“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有效制約和降低欠薪失信行為的發生。
目前,由人社部門負責牽頭協調,住建、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門負責行業的監管預防和督促整改,信訪、行政司法等其他相關部門相互配合,江蘇已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笆濉逼陂g,江蘇共為83萬多名農民工追討工資等待遇29.67億元。僅2015年,就為農民工追討工資8.14億元,涉及農民工14.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