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民工兄弟網   > 新聞中心 > 新聞要聞
保障農民工工資應有常態機制
〖發布日期:2015/12/23 9:29:27〗 〖點擊量:

1.jpg

    12月15日《常州日報》報道:鐘樓區北港街道司法所聯合多部門在轄區工地推行“一賬一卡”制度,以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目前轄區6個工地均推廣執行,收效明顯。

  在農民工工資屢屢被拖欠,且類似情形年年存在的情況下,在北港街道出現的“一賬一卡”制度,保障了農民工工資發放,明顯是一種值得點贊的進步。

  建立一項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的制度并不容易。特別是在農民工從業的相關建筑行業,其企業管理不善、層層分包工程甚至承包人挪用工資性工程款等問題普遍存在的情況下,要確保農民工工資發放,是多部門一系列相關的配套制度共同發力的結果。

  勞有所得、按工付酬是理所當然之事。確保農民工工資發放,這是對農民工權益的保障,更是對用工以及付酬規則的遵守。

  農民工也是勞動者,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中,對工資報酬等的規定,也基本都是按月結算的。比如《勞動法》第50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币虼?,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這是法律的明文規定。

  懲治惡意欠薪,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這是一項系統性工作,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有常態化機制。一是應加強農民工工資的獨立核算和審批管理,要求用工方在編制項目預算時,將農民工工資單獨進行核算,做到足額、到位,而相關審批部門在工程審批時,應將農民工工資的預算情況進行重點審核。二是建立農民工工資專門發放平臺,采取“用工單位出資,勞動部門負責過程監督,銀行賬戶統一發放”的形式,讓農民工領工資的時間固定化、程序規范化。三是建立農民工工資發放監督監管平臺,確保農民工工資發放到位。另外,還應加強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維權意識,引導他們積極運用法律武器進行維權。

  保障農民工工資到位還需樹立協同思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治。應加強對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的聯合懲戒力度,同時,落實法律援助制度,為有需求的農民工維權及時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尤其是對嚴重違法失信的企業建立“黑名單”,并依法向社會公布,形成有力震懾。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日本高清视频网站WWW692RRC|漂亮人妻当面被黑人|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