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民工兄弟網   > 新聞中心 > 新聞要聞
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完善技能形成體系 支撐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發布日期:2024/11/11 14:57:52〗 〖點擊量:

【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原標題:完善技能形成體系 支撐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李長安

觀點

不斷創新和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是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加快建設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的關鍵舉措。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需求,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不斷創新和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是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加快建設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的關鍵舉措。

近年來,我國產業工人隊伍的知識技能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目前,我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時期末,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的比例達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1/3。工匠是產業技術工人的代表,《意見》提出的“力爭到2035年,培養造就2000名左右大國工匠、10000名左右省級工匠、50000名左右市級工匠”,這一目標向廣大產業工人展示了大有可為的職業場景和發展機遇。

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是促進產業工人技能形成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技能培養培訓制度、技能合理使用制度、技能評價和資格認證制度、技能人才激勵制度、社會合作制度等保障產業工人技能形成的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取得了顯著進展。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中,提出了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旨在有效干預技能形成過程,形成有利于提高產業工人隊伍技能水平的體制環境,為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提供強大的技能支撐和人才保障。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過程中,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對產業工人技能提升越來越重視,各類技能培訓項目和實訓基地不斷涌現,為產業工人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同時,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結合日益緊密,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撐。

當前,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支撐的新質生產力,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與此同時,市場需求對產業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續旺盛。據估計,到2025年,我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需求缺口將接近3000萬人,缺口率達48%。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人才的短缺也十分突出,據測算,我國數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萬至3000萬左右,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特別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導體、大數據等相關領域人才需求量激增。

面對快速發展的技術創新與應用,我國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技能培訓體系仍有待完善,企業參與度不足,政策支持與激勵機制仍不健全,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仍存在一定脫節,技能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優化等?!兑庖姟诽岢隽送晟飘a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的主要路徑,包括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大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力度、落實企業培養產業工人的責任、促進產業工人知識更新和學歷提升等方面。具體來說,進一步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需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首先,進一步強化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強化政府對技能人才培養的統籌規劃和政策支持,加強對提高產業工人隊伍素質和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統籌規劃,明確發展目標、任務和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加強政策支持與激勵,通過稅收優惠、資金支持等措施,激發企業投資員工技能提升的積極性。明確職業培訓過程中的各項財政補貼項目,規范補貼程序,對符合條件和標準的企業在職業技能培訓、高技能人才引進和培養、穩崗增崗等方面給予財政支持。企業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主體,是“產改”工作的執行者、落實者,也必然是培養產業工人的主體之一。要提高企業在構建現代職工技術技能培訓體系建設中的參與度,鼓勵企業加大對員工技能提升的投資力度,制定長期發展規劃和技能提升計劃。要落實國家關于企業培訓費用稅前扣除的有關規定,鼓勵企業加大職業培訓投入。同時,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和監管,確保政策落實到位。

其次,加快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的步伐。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不斷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鼓勵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和研發中心,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有效推動產教融合內涵建設向縱深發展,構建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的職教新生態。與此同時,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生源質量的提高,增強職業教育對優秀學生的吸引力。進一步改善教師待遇,組織教師開展企業掛職鍛煉、技術研發等項目建設,更好地推進教師理論素質和職業能力提升。充分發揮工人文化宮等社會公益陣地作用,向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普惠制、普及性技能培訓服務。

再次,不斷加大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在數字經濟時代,勞動力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復合型人才不僅需要掌握技術技能,還需要有創新精神、管理經驗和合作精神等。因此,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應從技術技能掌握、管理經驗積累、組織合作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入手,結合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為導向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提升產業工人綜合素質,進一步壯大產業工人隊伍。

另外,建立和完善促進產業工人知識更新和學歷提升的體制機制。建立長效激勵機制,提高工人參與培訓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是促進產業工人知識更新和學歷提升的前提和基礎。積極探索和完善產業工人終身職業教育制度,實現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貫通。進一步拓寬產業工人職業發展空間,創新職稱評審方式方法,將職稱評審惠企政策落實到企業,惠及更多產業工人。建立科學的技能評價體系,制定統一的技能評價標準,完善多元化評價方式。同時,加強對技能評價的監管和評估,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堅持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為重點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探索對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和股權激勵等,不斷增強產業工人知識更新和學歷提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全總工會理論和勞動關系智庫專家)

責任編輯:張征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日本高清视频网站WWW692RRC|漂亮人妻当面被黑人|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