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民工兄弟網   > 新聞中心 > 新聞要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丨“小”青稞變身“大”產業
〖發布日期:2024/10/18 9:16:55〗 〖點擊量: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原標題:“小”青稞變身“大”產業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白至潔

微風拂過,青稞起伏,沙沙作響……今年9月,記者隨“雪域高原煥新貌”調研采訪團走進四川省阿壩縣青稞現代農業園區,看到村民們正忙碌地收割青稞,放眼望去,一片片金燦燦的果實,蔚為壯觀。

青稞俗稱“長在天上的谷物”,一直是牧區群眾不可或缺的口糧,糌粑、酥油炒面等川西高原特色美食皆以青稞為主要原料。阿壩縣以青稞這一古老作物為抓手,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現代農業,繪就了一幅前所未有的靚麗畫卷。

過去,阿壩縣傳統農業主要依托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以人力、畜力、手工工具等種植方式為主,生產方式單一,農產品產量不高、產值較低,群眾種植積極性逐年遞減。

“我們這個園區主要的作用是示范和引領,以前村民們種植青稞施肥少、不除草,不防病、不治蟲,淺耕淺種,青稞產量偏低?!卑慰h凈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露坤告訴記者,“如今,大型農機輪番上陣,不到10分鐘就能完成一畝地的全流程耕播。通過我們的示范,現在當地村民們的青稞產量提高了40%~50%?!?/span>

如今,走進園區,從耕地到施肥,從播種到收割,每一個環節都閃耀著科技的光芒。特別是那些集成了數字流量控制、自適應巡航等前沿技術的農機具,以高精準度為青稞的高產優質保駕護航。

“我在這里的工作是負責農機的操作,在工作中也學到了很多先進的農業知識,我家里青稞產量也比以前高了很多?!痹趫@區工作5年的塔拉村村民澤讓蘭木尖說。

據介紹,園區創建于2019年,園區內有100余名員工,分別來自多個民族。園區以青稞種植為主導產業,采取“集體經濟土地入股農戶勞務輸出、合作社積極參與、科研院校技術保障、企業引領銷售”的運行模式,推廣訂單式農業,青稞畝產產值從白青稞的780元提高到黑青稞的1650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戶面達80%以上,輻射帶動園區周邊8個鄉鎮7822戶4.1萬余名群眾人均增收650元以上,有效扭轉了過去農業靠天吃飯、產小質弱的瓶頸。

為了大幅提高青稞的產量,園區和四川農業大學、阿壩縣人民政府還聯合共建了四川阿壩青稞科技小院(以下簡稱科技小院)。小院配套設置熒光顯微鏡、熒光定量PCR、低溫冷凍離心機等20多種科研實驗設備,建立智能數字監測站、傳感器、物聯網設備等現代化科技裝備。

“這個科技小院有四川農業大學的青稞專家團隊入駐,主要功能是解決阿壩縣的青稞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彼拇ㄞr業大學農學院教授馮宗云介紹,“我們從青稞的品種選育、關鍵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技術指導培訓服務等方面,對當地青稞生產進行產量提升和品質改良?!?/span>

通過多年多點的試驗與篩選,馮宗云及其團隊成功從60個青稞(包括黑青稞)新品種中挑選出了適宜阿壩地區種植的高產抗病品種。同時,他們積極走訪當地農戶,不僅面對面傳授青稞種植技術,還發放了500余份種植技術宣傳資料,建立了微信群,確保農戶能隨時隨地獲取技術支持。

這一系列舉措極大地推動了阿壩青稞產業的轉型升級,現代生物技術與智能化管理的深度融合,讓青稞產業步入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市場上,高產優質的青稞產品供不應求,不僅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更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增收。

磨粉、和面、烘烤……在阿壩縣高原黑青稞天然生物開發有限公司深加工車間,一粒粒飽滿的黑青稞散發著高原特有的醇香,通過流水線被加工成黑青稞糍粑、黑青稞粥、黑青稞餅、黑青稞奶茶和黑青稞酒等產品,發往全國各地。

“針對不同消費者,我們做了很多不同的產品。目前,公司已開發出糌粑、奶茶、餅干等20多種黑青稞制品?!痹摴究偨浝矶碇芙榻B道。

俄周進一步介紹,除了做好青稞農副產品的初加工,企業還著力延伸青稞產業鏈,部分產品已獲批有機生產、標識和銷售認證。通過創新的“農戶+公司”與“企業+公司”雙輪驅動模式,為當地青稞產業構建起了一條穩固而高效的全產業鏈體系,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無縫對接。

責任編輯:肖天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日本高清视频网站WWW692RRC|漂亮人妻当面被黑人|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