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民工兄弟網   > 新聞中心 > 新聞要聞
兩會聚焦 | 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邁入法治化軌道
〖發布日期:2024/3/5 10:46:45〗 〖點擊量:

【兩會聚焦】

原標題:聚焦“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引題)

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邁入法治化軌道(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陳曉燕 鄭莉 朱欣 徐新星

“您多呼吁一下,讓關心咱們工人的好政策進一步落到實處!”前往北京參加全國兩會前一天,中國航空工業新鄉航空集團機加一分廠孟祥忠班組組長孟祥忠代表組織了意見征集會,面對徒弟們的“兩會囑托”,他拍下了胸脯——“一定!”

大家口中的“好政策”,指的是2017年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出后密集出臺的“一攬子”政策舉措。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決策部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6年多,帶來的變化正廣泛惠及產業工人,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積蓄高素質勞動者大軍。

為進一步推進這項改革,在2023年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時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譚天星等31位全國人大代表向大會提交聯名議案,建議制定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促進法。當年8月,《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法》被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如今,立法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進行立法,意味著什么?怎樣讓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產業工人,使他們的創新才智充分涌流?這些問題引起眾多代表委員的關注。

“這項政策對工人、對企業、對國家都十分重要”

“這項政策,對工人、對企業、對國家都十分重要!”提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孟祥忠代表眼里滿是光芒。作為“新八級工”制度出臺后獲評的首批首席技師之一,同時也是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河南省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孟祥忠代表不僅是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更親身感受到改革為工人和企業帶來的巨大變化。

“成長的渠道更寬了、梯子更高了,待遇更好了……別的不說,光是讓工人脫穎而出的各項勞動和技能競賽就豐富了許多。這些舉措對激發工人創新才智的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泵舷橹掖碚f,“我們是造飛機的,工人們的勞動積極性有沒有被激發,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好壞,也關系到企業興衰?!?

同樣受益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還有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馬秀麗委員。近幾年,她相繼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創人、遼寧工匠、遼寧省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和全國勞動模范,獲聘正高級工程師和首席技師,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成為工友們眼中的職業榜樣。

而國網無錫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主任何光華代表說起這項改革,感受最深的有兩點:一是打通了技術人才與管理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讓更多一線技術人員愿意留在一線;二是創建了職工創新工作室,職工創新成果孵化轉化有了更廣闊的平臺。

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釋放的巨大效應也得到不少企業家代表委員的高度認可。廣州白云電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德兆委員介紹,2023年公司被確定為廣東省第二批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單位,開展集體協商、實施技能提升行動、健全產業工人薪酬激勵機制、推動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等舉措,產生了積極成效?!澳壳?,公司技能型人才占比超過67%,高技能人才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力量之源?!?

全國政協委員汪建平告訴記者,建筑業從業人員技術水平不強等問題較為突出。以中國鐵建為例,受益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企業建立了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創新能力大幅提高,產業整體優勢明顯增強。

采訪中,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進一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尤為重要而緊迫: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亟須培養造就一支宏大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仍然任重道遠”

盡管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效正不斷顯現,但代表委員們表示,當前在技術技能、素質結構、體制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一些障礙,“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仍然任重道遠”。

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提升的路徑仍然不夠寬廣——多位代表委員指出,部門政策聯動和工作落實不夠平衡,協同推進和工作力度有待加強,企業與院校在人才培養、聯合攻關、在職培訓等方面供需不匹配等情況都需要進一步改善。

“在實施產教融合過程中,企業與學校之間責、權、利關系不夠明確,影響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積極性與持續性;產教融合資源適配效率低,缺乏權威的崗位標準、人才供給、產學研需求、社會服務匹配等信息支撐平臺?!焙抡孜瘑T為此提交了提案,就優化產教融合政策機制提出建議。

何光華代表也認為,目前企業和學校之間還缺乏快速對接合作的公共平臺,不少學校設置的專業課程單一,交叉學課專業選修機制不暢,遠不能滿足企業對復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

與此同時,多位代表委員認為,企業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充分。

來自全國總工會的調查結果印證了這一觀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進還面臨部分民營企業落地落實難,外資企業、中小微企業、傳統低端制造業和“三新”領域企業參與度低,制造業崗位吸引力不夠、高技能人才缺乏、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等突出問題。

“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展技能培訓積極性不高,重挖人、輕培養的現象依然普遍?!泵舷橹掖碚f到一個現象:當他鼓勵一些青年工人積極參加技能競賽時,卻被告知“企業不鼓勵參賽”,因為擔心工人增長了技能就要求漲薪或干脆跳槽。

福建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馮鴻昌代表呼吁,進一步提升產業工人的獲得感。他建議,政府部門牽頭進一步推動落實技能人才待遇,給予產業工人更多的物質激勵和認可,激發其工作熱情和創新潛力。

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邁入法治化軌道

“解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的這些難題,需要從國家法律層面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被谶@一認識,代表委員們對正在推進的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立法充滿期待,期盼盡快推動邁入法治化軌道。

孟祥忠代表十分關注這部法律的立法進程?!坝辛朔?,政策的剛性增強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有望進一步打通,產業工人對未來發展更有盼頭了?!彼f。

胡德兆委員和中誠投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代軍委員一致認為,立法能夠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確保改革有力有序推進,助力打造高技能產業工人隊伍,推動高質量發展。

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開展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先后出臺100多項制度文件,各地積累了一大批經驗做法。據此,馮鴻昌代表建議,在立法時應充分吸收這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氨热?,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在基層就十分受歡迎?!?

如何進一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對此,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委員、全國總工會原書記處書記許山松代表在提交的《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著力提升職工技能素質的建議》里提出,要強化部門協同,增強工作合力;構建培訓體系,加強人才培育;完善激勵機制,貫通成長通道;提升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活力。

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部長王曉峰委員提交了《進一步加大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力度的提案》,建議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著力提高產業工人的薪酬和待遇;努力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

“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上下聯動、多方合力、協同推進,支持這項改革取得更大的成果?!蓖鯐苑逦瘑T說。(中工網北京3月4日電)

責任編輯:姚怡夢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日本高清视频网站WWW692RRC|漂亮人妻当面被黑人|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