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民工兄弟網   > 創業 > 創業故事
江西資溪創業故事:返鄉農民工楊金發
〖發布日期:2015/11/3 7:52:37〗 〖點擊量:

 走出大山闖天下

 1958年,楊金發出生于資溪縣馬頭山鎮永勝村。小學畢業的他在鄉村呆了幾十年,受了半輩子窮,看到身邊的人陸續外出經商做面包,他終于不甘平庸,決定走出大山去闖一闖。

 1991年春節過后,33歲的他開始外出創業之路。起先在溫州開鹵菜店,生意不好,幾個月后就轉到西安做面包,生意依然沒有起色。當年10月,他轉戰到了天津,東挪西借籌集資金,開設了天津市第一家上海風味炸肉串店,把寶押在了這家店上。

 萬事開頭難。開張第一天只買了兩串肉串,慘淡至極。他沒有氣餒,憑著一股子韌勁和靈活的頭腦,他向同行學習,起早貪黑的干,細心加巧勁的干,第二年,事業有了起色,步入了正規,逐漸蒸蒸日上。

 這一干就是20余年,楊金發在天津站穩了腳跟,成立了天津咯香家食品公司,成了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接手爛攤再創業

 2015年7月26日,萬花蜜有機生活體念館在資溪縣城隆重開業,主營純天然有機蜂蜜系列產品。開業現場,商家給前期微信營銷中獎活動的獲獎者和現場的獲獎者贈送了價值上萬元的禮品,多家媒體報道,熱鬧非凡。開設這家銷售門店的企業是江西健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正是楊金發。

 在天津干得好好的楊金發,怎么又跑回到家鄉辦起了生態農業公司,開設了蜂蜜銷售店呢?這事還得從他獨生兒子楊華說起。

 2012年,楊華從天津回資溪休假,想購買好蜂蜜回天津帶給朋友,可買來的蜂蜜總覺得質量不能滿意,要么是摻有白糖,要么是濃度不足。悵惘之余,楊華來到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散心,陶醉于家鄉美麗的山水風景、優異的生態環境,特別是油榨窠村群山環抱,溪流潺潺,鳥語花香、蜂飛蝶舞,空氣純凈,宛如世外桃源。最令楊華興奮的是,他在油榨窠一戶留守老人家中買到了質量上佳的蜂蜜,可惜數量很少。楊華敏銳地嗅到了商機,萌發了回鄉辦養蜂企業的念頭。

 對于兒子回鄉創業,楊金發既感到高興也有些擔心,高興的是兒子有了創業的闖勁,懂得回報家鄉,與自己的心愿一致;擔心的是,養蜂是門技術含量很高的活,家里從來沒人養過蜂,毫無經驗。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楊華說干就干。他到各地學習養蜂技術后,租賃了距油榨窠村1公里的30畝山林,到廣東梅州重金聘請了養蜂師傅,購買了200斤中華蜜蜂,添置了設備,辦起了吉森中蜂養殖基地,在縣城開了一家銷售門店,開始了他的“甜蜜”事業。

 然而,經營了兩年,投資了數十萬,盡管產品質量不賴,但由于產量少,成本高,銷售渠道打不開,事業很不景氣。楊華的妻子原本就不大支持丈夫離開天津,這下更是牢騷大了,楊華進退兩難。

 楊金發一直想幫兒子一把,但天津的生意忙,有心無力。最終,楊華還是決定撂挑子,這下,一副爛攤子擺在了楊金發的面前。

 接,還是不接,楊金發也是有些騎虎難下。說實話, 他已事業有成,兒女都已成家立業,只要把天津的家族企業好好堅守下去,全家人可以衣食無憂。而且,自己外出打拼二十年從事的都是食品加工行業,生態養殖業從未涉足過,更別說經驗豐富了??捎窒?,自己離開家鄉二十余載,家鄉的水水水水時常浮現腦海,父老鄉親的音容笑貌時??M繞心間,回鄉探親的時候,鄉親們說,老楊回來了!老楊回來了!他感到既親切又陌生,自己成了衣錦不還鄉的游子,成了家鄉的客人。

 我是客人嗎?他問自己。

 這些年來,他對家鄉的變化一直是關注的,一些返鄉創業人士的事跡他也有所耳聞;自己一直是兒子的榜樣,兒子返鄉創業跌倒了,自己能袖手旁觀嗎!于是,他把天津的生意交給兒子打理,自己踏上了返鄉創業之旅。

 敢立潮頭唱大戲

 親朋說,老楊你已經是50多歲的人了,不缺吃不愁穿的,何苦返鄉再創業,受這份罪。楊金發雖說天生一股牛勁,其實,心里也是惴惴不安的。

 他辦下企業執照,成立了江西健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決定找個合伙人。

 合伙人找到了??墒呛匣锶瞬]有沒養蜂經驗,而且資金不能到位,做了半年,資金鏈斷裂,合作失敗。

 楊金發沒有氣餒,雖說耗費了半年時間,可他學到了東西,摸到了門道,于是,他拿出了當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魄,決定單干。

 他勤奮學習,熬夜查閱資料;虛心求教,走訪有養蜂經驗的人,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技能。他四處奔波,誠心和執著打動了縣勞動就業,農業、民政等部門,得到了大力支持。他廣羅人才,委以重用,和技術人員、工人一起吃住在基地,睡帳篷,啃饅頭,吃咸菜;山上寒氣重,蚊蟲多,他常常凌晨被冷醒,被咬得皮開肉綻……

 養殖技術提升了,產品質量有了更可靠的保障,接下來就是銷售。

 說到銷售,有人會認為既然產品好,銷售就不是難事,找個好口子吆喝就是了,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楊金發生產的是質量高端的產品,生產成本也較高,必須打開一個廣闊的銷售市場,獲得足夠的發展潛力,這是企業生存的必須,也是他的宏偉目標所在。

 作為生態有機蜂蜜,必須取得QS論證。為此,一場艱苦的戰役打響了。

 他深知QS論證要求極為嚴格,從生產工序、衛生環境、產品質量等等,任何一個環節不過關,都一票否決。

 資溪蜂蜜屬山花蜜、木本花蜜,量少,但營養成分特別豐富,質量高端。有機蜂蜜是貨真價實的原生態農副產品,是不可能造假的,必須實打實的過關。

 他把生產廠部和辦公樓建在馬頭山鎮而不是縣城,距離養蜂基地僅僅半小時車程。

 他先將產品送縣質監部門檢測,過關后再送市里,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質量。他多次前往大專院校、相關研究機構,把專家請到資溪來考察指導。他把產品送到天津質檢院,產品達到國家標準,讓他樹立了信心。

 他取得了國家工商管理總局頒發的企業商標“詩情蜜語”。

 2014年末,他拿到了江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院的檢驗報告,送檢的百花蜜全部檢測項目均合格;2015年3月,產品獲得了QS論證。

 整整一年,他只身在資溪拼搏,夜以繼日的奔波操勞,生活上無人照顧,明顯得黑了,廋了,老了……

 但他的目光更加堅定了,也更加深遠了。

 他規劃了銷售渠道:首先瞄準資溪本地的旅游客源;其次對接資溪在外做生意的人,將百花蜜作為這些成功人士日常食用和送禮佳品;再次就是本地市民消費。

 但是,楊金發知道,旅游市場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本地消費市場又小,要想做大做強企業,僅有這些銷售渠道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發掘更廣闊的市場。

 出路在哪里?就是緊跟時代潮流,發展電子商務。

 他只要小學文化水平,但有一股敢立潮頭唱大戲的精神。

 他身邊有一群人才,包括網絡技術人才,開辦了“萬花蜜”公眾號,設置了二維碼,開展網絡營銷,縣內送貨上門,縣外快遞傳輸。

 宏圖大展報桑梓

 一年下來,企業的架構搭好了,不僅步入了正規,而且大大上了一個臺階,似乎萬事俱備,只欠銷售東風,實現二次創業之夢了。

 其實不盡然,楊金發想,因為產量還跟不上。

 2013年,楊華養蜂1500箱,年生產天然蜂蜜、鮮王漿、蜂花粉、蜂膠四大系列產品5千斤;2015年,產量將接近5千箱,1.5萬斤,年產值300萬元;楊金發的目標是,2016年,養殖蜜蜂2萬箱,蜂蜜產品達6萬斤,增加就業上百人。

 旁人一聽,肯定會認為楊金發的大腦燒糊了,這豈不是天方夜譚。

 且聽聽楊金發是怎么說的再下判斷。

 楊金發說,明年,他要成立全國首家養蜂協會——資溪養蜂協會,采取抱團發展的模式,讓全縣的養蜂戶都來致富,把“詩情蜜語”百花蜂蜜產品打造成縣域龍頭產品,公司成為品牌企業,成為全縣乃至市省龍頭生態農業企業。

 楊金發的確有氣魄!氣魄不是瘋子的囈語,而是智者的豪情!

 楊金發說,目前資溪有上百家養蜂農戶,絕大部分是家庭作坊模式,未上規模,未成品牌,產品競爭力弱。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純凈資溪”的養蜂戶,大都有良好的養蜂環境,缺的資金、技術和銷售。

 楊金發構想:通過考察,選擇50家農戶加盟合作,簽訂合同,每家至少養蜂200箱,由自己的企業提供資金、蜂種和技術支持,嚴格按照標準生產,寧缺毋濫;堅持技術至上原則,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攻關,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豐富品種,讓國標產品百花蜜成為國禮產品,走向國際舞臺。

 楊金發的大名在資溪漸漸為人所熟知。他到鄉村考察養蜂農戶,有人問:“楊老板,你不是一直在北方做生意嗎,是誰把你引到這來的?”

 “是蜜蜂把我引見過來的?!睏罱鸢l道。

 “蜜蜂?——不明白?!?/p>

 “列寧說,蜜蜂能指路。所以我就來了?!?/p>

 “你太有文化了,竟然還知道列寧的話!”

 “我文化并不高,”楊金發華笑道,“我對一篇小學課文記憶深刻,它叫《蜜蜂引路》,里面就有列寧的這句話?!?/p>

 隨行的一位工程師吟誦了一首唐詩:“不論平地與山頭,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p>

 蜂勤,人勤,天道酬勤。養蜂是勤勞的事業,也是甜蜜的事業,還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事業。

 楊金發就是這么一位為家庭也為家鄉釀造“甜蜜”事業的驕子!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日本高清视频网站WWW692RRC|漂亮人妻当面被黑人|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