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7月7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擴大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規模實施方案》相關要求,細化實化各項政策措施,解決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中的實際困難,努力實現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目標,扎實做好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工作,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結合本省實際,制定了《擴大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規模細化實施方案》(下稱細化方案),于7月7日對外發布。
《細化方案》的總體要求是按照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擴大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規模視頻調度會會議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為目標,集成政策措施,集聚資源要素,集合公共服務,促進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形成就業促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為全面小康和脫貧攻堅提供支撐。
為幫助農民工就業,《細化方案》制定了六項具體的目標任務:
擴大種養規模,回歸農業穩定一批。目前全省正在擴大種植面積、增加養殖規模,將產生大量的用工需求。各市縣要積極引導返鄉留鄉農民工投入農業生產,領辦合辦農民合作社、農機服務社,開辦家庭農場,興辦特色種植業和規模養殖業,推進農產品產業鏈、物流體系建設,擴大農業生產和服務領域的就業機會。
實施農業項目,重點工程吸納一批。今年全省啟動建設了一批農業重點項目,包括南繁科技城和南繁配套服務區,高標準農田、規模養殖場、特色產業小鎮、美麗鄉村等,用工量比較大。各市縣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要把農民工作為用工重點,引導返鄉留鄉農民工參與農田水利、村莊道路、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綠化等工程項目建設,吸納更多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
發展創新業態,培育崗位就業一批。依托農業農村資源,發掘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重價值,發展加工流通、休閑旅游、健康養生、農事體驗、電子商務、直播直銷等新產業新業態,豐富產業形態,培育更多就業崗位,增加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
推進返鄉創業,發展產業帶動一批。實施返鄉留鄉農民工創業推進行動,強化政策引導,優化創業環境,引導返鄉留鄉農民工積極發展鄉村車間、家庭工場、手工作坊、創意農業等,帶動更多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
設置公益崗位,政府托底安置一批。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就業的農民工,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拓寬渠道,在每個行政村設置一定數量的公益性崗位,開發鄉村保潔員、水管員、護路員、生態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配合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公共事務服務等工作,托底安置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
為保證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細化方案》同時制定了六項重點措施:
落實吸納農民工就業的財政、稅收、信貸等援企穩崗政策。按照穩就業和返鄉入鄉創業工作要求,首次創辦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創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營1年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落實返鄉入鄉支持政策,按照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入鄉人員給予創業擔保貸款等支持政策。鼓勵各銀行金融機構為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給予利率優惠,有條件的市縣為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提供貸款貼息政策。對由省政府確定的省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按規定給予補貼。
幫扶企業促務工。支持企業特別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臨時性、季節性、彈性用工等形式,吸引返鄉留鄉農民工靈活就業。各市縣要抓好用工對接服務,優先組織和使用農民工。有序推進鄉村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服務業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實現返鄉留鄉農民工到崗就業。同時要落實好《關于金融支持農業恢復生產和脫貧攻堅的十條措施》,深入開展政銀企對接,紓解農業企業資金壓力,幫助農業企業擴規模、增就業。
開發更多新型業態促務工。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吸引返鄉留鄉農民工在農資供應、統防統治、代耕代種、農機維修等農業前端行業就業。積極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吸引農民工在農產品儲藏保鮮、分等分級、清洗包裝等后端行業就業??缃缗渲棉r業和現代產業要素,吸引返鄉留鄉農民工在休閑旅游、健康養生、共享農莊、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就業。鼓勵返鄉留鄉農民工發展鄉村養老育幼、家政服務、資源回收等生活性服務業。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務工。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利設施建設、鄉村道路改造、小流域治理、農村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整治等工程,吸納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在建設南繁科技城和南繁配套服務區,高標準農田,生豬規模養殖場,特色產業小鎮和美麗鄉村過程中,簡化項目審批和招投標程序,鼓勵村級組織和農村“工匠”帶頭人等承接小型工程項目,優先就近就地雇用當地村民不低于一定比例。
優化就業創業服務促務工。及時向社會公布政策清單、申辦流程、補貼標準,通過就業政策明白紙(卡),加強政策宣傳,確保政策和服務落實到位。優化平臺服務,在縣鄉行政服務大廳設立服務窗口,為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充分發揮縣鄉行政服務大廳就業服務窗口作用。同時要在相關門戶網站設立就業服務頁面,及時發布本地用工信息,搞好用工對接。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促務工。鼓勵市縣結合本地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工程用工需求及農民工就業意愿,圍繞生產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鄉土產業、休閑旅游業、餐飲業等大力開展建筑、機械、維修、家政、養老、餐飲、保安、物流等就業技能培訓和快遞員、網約配送、直播銷售員、汽車代駕員等新職業新業態培訓,對返鄉創業農民工開展創業培訓。加強就業見習實習、創業孵化實訓基地建設,鼓勵培訓機構與企業聯合開展定向、定崗、訂單式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組建創業導師隊伍和專家顧問團,建立專業化、規?;?、制度化培養機制。
各市縣農業農村部門要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等有關方面組成工作專班,創新工作方法,以“進村入戶、把脈服務”為工作著力點,把農村就業工作抓細抓實抓到位,同時還將深入開展大排查,開展上門服務,開展跟蹤服務等一系列保障手段促進穩定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