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濟南9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邢婷)山東將首次建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將“農民”作為一項職業納入職稱評定范圍,職業農民參加職稱評審不受學歷、所學專業等限制,重點考察業績貢獻、經濟社會效益和示范帶動作用,并將基層服務時限作為職稱評審依據。這是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近日,山東省人社廳印發了《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聚焦鄉村人才資源短缺問題,重點圍繞鄉村人才的評價、培育、引進、激勵、保障、服務等方面,出臺20條新政。
“當前,我省發展的最大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人才興則鄉村興,人氣旺則鄉村旺。擁有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是破解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一問題的根本所在?!鄙綎|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于富華說。
20條新政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對基層職稱制度進行的大刀闊斧改革。除了將“農民”納入職稱評定范圍,《措施》鼓勵支持各類高層次人才通過項目合作、短期工作、專家服務、兼職等形式到基層開展服務活動,服務期限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可以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
同時,加大對基層服務的高校畢業生職稱評審支持力度。將職稱評審作為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一項長效機制,每年遴選3000人納入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后備人才庫,在職稱評審時作為重點人選,符合條件的“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優先入庫。
依據《措施》,將放寬長期扎根基層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專業技術人員在鄉鎮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申報中級職稱,工作20年以上申報副高級職稱,工作30年以上申報正高級職稱,可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同時放寬急需緊缺人才的職稱申報,對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或者副高級以上職稱,自愿到鄉鎮事業單位工作的急需緊缺人才,可直接聘用到上一層專業技術崗位,相應崗位沒有空缺的,使用特設崗位直接予以聘用。
與此相應,山東將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全面下放基層高級職稱評審權,由各設區的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研究制定本地區“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職稱制度,基層職稱系列均可設置到正高級。鄉鎮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自主選擇參加全省統一的職稱評審或基層職稱評審。
除了創新鄉土人才評價機制,山東還將創新鄉村人才引進機制、鄉土人才培育機制、基層人事管理機制及鄉村人才服務保障機制,支持鄉鎮專業技術人員離崗或在職創業,并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每年遴選3000人納入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后備人才庫。
按照計劃,山東每年分級組織不少于10000人次的各類人才到基層服務,服務期限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到2022年,全省建成50家左右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柔性引進2000名以上各類急需緊缺人才,推動200個以上項目在基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