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采取四項措施
高效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本報西安12月18日電 (記者姜峰)記者18日從陜西省人社廳獲悉:隨著2017年“雙節”臨近,工程建設領域將迎來工程款和工資結算高峰,預計全省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仍然不少,其他行業欠薪問題也會出現,陜西省將在常態監察的基礎上,采取四項措施更加快速高效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一是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從12月1日起至2017年春節,陜西全省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所有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建設施工企業以及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對排查中發現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或欠薪隱患,建立工作臺賬,明確專人負責,督促企業采取措施限時化解,做到問題不解決不銷賬。
二是省級12個部門對12個市(區)進行包抓。陜西省人社廳等12個部門各安排1名廳級干部,負責包抓1個市(區)的保障2017年春節前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指導幫助基層解決重大疑難問題。
三是市、縣(區)兩級12個部門實行“一廳式”集中辦公。從2017年1月3日至1月26日,陜西全省市、縣(區)兩級人社部門會同本級12個部門實行“一廳式”集中辦公,聯合接待農民工,充分發揮部門聯動優勢,快速高效處理好農民工投訴的克扣拖欠工資問題。
四是加大對惡意欠薪行為的刑事打擊力度。勞動監察機構將對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快速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據了解,今年1至11月,陜西全省共查處工資類違法案件3431件,涉及農民工7.7萬人,追發工資待遇11.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均略有下降。從今年起,陜西省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由施工企業繳納變為建設單位繳納,從而從源頭上預防因拖欠工程款引發拖欠農民工工資。陜西省今后每年將對企業進行一次守法誠信等級評價。自覺守法的企業為A級,因違法行為被查處三次以上(含三次)或者有重大違法行為的企業為C級,其余的企業為B級。對A級企業減少日常巡查,對B級企業增加日常巡查,對C級企業列入勞動監察重點對象,約談其法定代表人,加大處理和處罰力度并向社會公布。